摘要:我们彼此间称为同袍,我们从事这一项民间运动——汉服复兴。有人嘲笑我们复古穿越,我却不能笑话他们无知无识,因为我知道甚至很多“同袍”自身,他们都只是暂时没有理解,汉服是什么?
我们彼此间称为同袍,我们从事这一项民间运动——汉服复兴。
有人嘲笑我们复古穿越,我却不能笑话他们无知无识,因为我知道甚至很多“同袍”自身,他们都只是暂时没有理解,汉服是什么?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而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尤其遇到重大节庆,他们通常会穿上民族服饰,甚至邻邦朝鲜半岛都有韩服,日本有和服,越南、英国、德国、埃及……任何一个有点历史的国家和民族。
那么和服的“和”指什么?显然是日本的“大和”民族,藏袍的“藏”字呢?当然是指藏族同胞,旗袍的“旗”是什么?旗人,也就是满族同胞,相信你已经知道汉服的“汉”了,对于智商大于木头的,只要肯动脑子想一下就会知道,汉服并不是古装,而是民族服装,不是时间象征,而是族群的象征。
汉服的衰落是在清朝的“剃发易服”,清初(1645年)满族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包括汉族、蒙古族及其他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改着满族服饰的政策,但民间流传着“十从十不从”的民谣:“儒从而释道不从”及出家人不变仍可穿明朝的汉式服装“娼从而优伶不从”,戏台和舞蹈表演多有前朝之事,不穿前朝的服饰没法演。因此,和尚、道士、戏子等至今仍保留传统的汉式服装,只不过略有变化了,所以汉服其实从未离开过,而是在历史的夹缝里,艰难的存活了下来,期待在消失前,从新流行和复兴,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代,时机已经到来了,汉族是民族大融合的特殊民族,加上历史悠久,汉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我们无法只用言语来概括,汉文化的所有内容,汉服一样也承受不起。
三千多年来,汉服影响了整个亚洲的服饰体系,在每个时期却又不同,代表不了隋唐,同样不代表今天,他就是一个民族符号,无法代表却又见证着秦汉,见证着隋唐,见证着大明朝,见证着今天和未来。纸,自诞生起我们就使用着,但不能说用一下纸就穿越到西汉了吧!
同样不能说穿一下汉服就穿越了,当然,如果你见到什么“四阿哥”,那么恭喜你,见到消亡的东西才叫正真的穿越了,因为他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而汉服作为一种尚在的民族标识,本身就没有消亡,也从未离开过。
韩国的成人礼、婚礼、葬礼、祭祀或其他重要场合, 韩服是作为最庄重的民族服装可以穿出来的,不会有人说他穿越,其他民族也一样,为什么只有汉族却不能穿了,当然是,感到奇怪的人才应该真正心虚,请你转告还在惊讶的人们,汉族不是一个赤裸的民族,他有自己美丽的民族服装,他就是汉服。
中国近代历史有着特殊性和复杂性 , 在清王朝推翻后,汉服回归迎来了机遇。但由于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和革命的需要,当时的汉服复兴并没形成大的气候,我们且将其称之为“行动”。
民主革命家、 思想家 、著名学者 章太炎 ( 章炳麟 ) 先生,流亡日本,着汉服 ,在其家书中写道:“今寄故衣以为纪念……斯衣制于日本,昔始与同人提倡大义,召日本缝人为之。日本衣皆有圆规标章,遂标‘汉’字,今已十年矣。”章太炎先生为谓近代汉服第一人;在康有为的策划下,1912 年 10 月 7 日孔教会于国内成立,在 1912 年第一届孔教大会上,康有为学生陈焕章曾经提议:“凡支分会会长必须制深衣章服,会员愿制服者听。”
1913 年, 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 新文化运动 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深衣到军政府报道,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社会推广。
国画大师张大千自画像身着汉服,并宽袍大袖游历欧洲。
民国三年,颁定民国礼制七种,包括玄衣纁裳玄冕的祭服。见存李叔同先生祭孔、曲阜孔门合影、可以证明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