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之家

汉服爱好者聚集地,文化传播天堂
  • 发表时间:1970-01-01 08:00
  • 作者:
  • 话题访问量:
  • 分享到

摘要:十年前,2007年农历七月初七,鸿胪寺少卿的一位学妹带他参与了一次北京的七夕汉服活动。那次活动中,鸿胪寺少卿第一次看到与自己差不多的同龄人们穿着传统服饰,穿针乞巧,弹琴下棋,吟诗作对……他被现场的古典气氛深深地吸引住了,后来才知道那种传统服...

 穿汉服的年轻人

初遇

十年前,2007年农历七月初七,鸿胪寺少卿的一位学妹带他参与了一次北京的七夕汉服活动。那次活动中,鸿胪寺少卿第一次看到与自己差不多的同龄人们穿着传统服饰,穿针乞巧,弹琴下棋,吟诗作对……他被现场的古典气氛深深地吸引住了,后来才知道那种传统服饰名为“汉服”。

十年前,李晓璇对汉服一见倾心。大学刚毕业时,她接触到的第一份工作跟民族有点关系。“我当时在整理编写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国二十四节气,网上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汉服圈里的一位前辈写了一篇叫做‘中国传统节日复兴计划’的方案,很感兴趣,就一头扎了进去。”对传统文化兴趣颇深的李晓璇,认为自己与汉服的邂逅有几分姻缘天注定的感觉。

11年前,杨娜在家中上网,忽然看到了“汉服”二字,打开帖子后,其中的内容让她震惊,她形容这是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我从小学习琵琶、古筝,喜欢读古诗词,那时很羡慕我国少数民族和邻国日本、韩国,因为他们有延续至今的民族服饰与文化。”幼时的杨娜曾问妈妈:“为什么汉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呢?”妈妈也答不上来。在邂逅汉服的最初那些日子里,杨娜连着三夜几乎都没有睡觉,趴在电脑前,疯狂地寻觅着有关汉服的所有内容。

6年前,月衣的家中在北京开了

一家古玩店,随之来京后自己从事的也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他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运营总监,这间公司的产品是创意T恤,将甲骨文做现代化的创意设计,印在T恤上。月衣接触汉服也是从线上起始:“跟圈子里的大家接触后,觉得真有意思,就慢慢融入进去了。”

1年前,杨嘉铭还是北京四中的一名小学霸。他初次知道汉服源自一部纪录片,虽不记得名字,但印象深刻。于网络上了解汉服后,带给他的是“心潮澎湃”的悸动。今夏,杨嘉铭刚刚中考完毕,夏天过后就将成为北师大二附中的一名高中生,在略有遗憾自己没有直升本校的同时,也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据闻北师大二附中有汉服社,这真是太好了……

 穿汉服的年轻人

穿戴

头一次穿汉服上街,总是会有侧目的视线投来,而今李晓璇已经对这些目光很习惯了。今天应记者的要求,她特意穿汉服而来。这是一身并不那么显眼的汉服,月白的布料看起来很清爽,并没有影视剧中的那种宽袍大袖、繁复花纹,下身的裙子是百褶的短裙,但依然可以看得出汉服的基本元素——交领右衽,绳带系结,上衣下裳。

用李晓璇的话来说,如果把她的汉服分成两种的话,大致就是“能上台的”和“能挤地铁”的。“一种是礼服,比较适合舞台演出或者正式场合,除了面料、工艺比较昂贵,视觉效果也很抢眼。这种一般都是压箱底拿来收藏的。还有一种就是像今天穿的这种日常装,属于能穿出去的汉服。”李晓璇的家中就有几套这样压箱底的“大作”,来自明华堂,这是目前业内公认的在明式汉服制作上最为严谨的高端品牌。通常,定制似明华堂、净莲满堂、控弦司这样价格不菲的高端货,都会被“同袍”们视为土豪行为。

汉服可买成品,也可以定制,还可以按中衣、下裙、曲裾等分部分购买再搭配起来,更全的还要有配饰。“不是有句话说么,Lolita、JK制服、汉服——破产三女神。”李晓璇笑道。

汉服圈里,对于何谓真正的汉服形制一直多有争论,复古与创新成为了汉服商家的两条品牌路线。而这个问题对杨嘉铭来说,并不那么纠结。“其实是商家吵得比较厉害,毕竟有利益诉求在里面。就我而言,我可能就是为了周末穿着和同学逛逛街吃个饭,那就没必要纠结它到底是不是“真”汉服,或者好不好。”杨嘉铭的上身是来自“重回汉唐”品牌的男款夏单衣,一百出头的价位,尚属学生易接受的价格范畴。

李晓璇曾经见过净莲满堂的创始人,那是一对姐弟,执着于汉服工艺复原,隐于杭州梅花坞——一个被青山环绕的古村。“他们做事的态度是,定下高标准,以好作品为先,不以市场为先。”在李晓璇看来,这无可厚非,“每个人追求的不一样,但事实上你要做汉服不可能脱离商业,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用户需求。”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