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吉服是明代形成的一个新的服饰分类,由传统的“吉服”概念分化而来,指用于时令节日、婚礼、寿诞、筵宴等各种吉庆场合的服装。到清代正式成为冠服制度中的一个专门分类。
吉服是明代形成的一个新的服饰分类,由传统的“吉服”概念分化而来,指用于时令节日、婚礼、寿诞、筵宴等各种吉庆场合的服装。到清代正式成为冠服制度中的一个专门分类。
传统“吉服”指的是用于吉礼(重大祭祀等)的祭服,如冕服一类。随着时代发展、节日与庆祝活动的增多,就需要一套专门的“吉庆之服”来应对各种喜庆的场合, 因此明代就把用于嘉礼和各类吉庆场合的、比日常便服更为正式的服装统称为“吉服”。明代吉服尽管不见于制度,但在各类典章政书、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如 《大明会典》记载:“圣节前三日、后三日,俱吉服。”《万历野获编》卷五:“锦衣官侍朝,俱乌帽、吉服。”《金瓶梅》第三十九回描写:“西门庆从新换了大 红五彩狮补吉服,腰系蒙金犀角带。”《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到了吉时,请素姐出去,穿着大红装花吉服、官绿装花绣裙、环佩七事,恍如仙女临凡。”
明代的吉服并非单一的标准款式,其式样与常服、便服相同,如圆领、直身、曳撒、贴里、道袍、袄裙等,颜色多用大红等喜庆色彩,如官员就是以大红圆领作为吉服。吉服的纹饰通常比常服、便服更为华丽精美,大多使用应景题材或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文字。
万历时期,南京御史孟一脉在给明神宗的上疏中说:“遇圣节则有寿服,元宵则有灯服,端阳则有五毒吉服,年例则有岁进龙服。”寿服为帝后寿诞日所穿,多饰有 “万寿”等与祝寿有关的纹样;灯服为元宵节所穿,使用灯笼纹样;五毒吉服为端阳节所穿,饰有“五毒”纹样;龙服即饰有龙纹的各式龙袍。这里提到的服饰都是 比较典型的节日吉服,使用的图案内容均与穿着的时间、场合相对应。
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详细记录了每个季节应更换的衣服材质以及不 同月份的时令节日所使用的应节图案。如从年前腊月二十四祭灶之后,宫眷和内臣便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三月初四日,宫眷和内臣换穿罗衣。四月初四日,宫眷内 臣换穿纱衣。五月,初一日起到十三日,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七月初七日,七夕节,宫眷穿鹊桥补子。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定陵出土有玉兔 纹的补子,应该是用于中秋。九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用重阳景菊花补子、蟒衣,同时抖晒皮衣,制衣御寒。十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纻丝。十一月,赐 百官戴暖耳。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补子是贵族、官员们在常服(常朝之服)的前胸、后背或两肩处装饰的圆形或方形的图案,原本用来区别各自 的身份、等级,吉服的补子则可以使用应景题材,不一定体现等级高低。
将现存的明代服饰、织绣实物与《酌中志》的描述对照,能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吉服纹样的特征:
葫芦景:从头一年腊月二十四祭灶以后到新年都使用葫芦景图案,又称大吉葫芦,宫中使用的葫芦景补子多和龙、蟒等装饰在一起。
明万历 正红地刺绣卍寿葫芦景寿山福海龙纹圆补灯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叫灯节,这一天大家都要赏灯,因此衣服上也使用灯笼图案,衬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明万历 刺绣龙纹灯笼纹圆补五毒:五月初五是端阳节,使用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以及蟾蜍)的图案,以提醒大家,进入五月后毒物滋生,要早做预防。同时在图案里加入了老虎、艾草的形象,象征“艾虎”,用来消灭五毒,因此带有驱邪避害的寓意。
明 刺绣五毒艾虎方补牛郎织女: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传说在这一天牛郎、织女要在鹊桥相会。因为牛郎、织女都是天上的星宿,所以图案设计并没有太多“浪漫”的地方,而是突出了他们“神”性的一面,造型稳重而有气势,非常符合宫廷的环境。
明 牛郎织女纹方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