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汉服祭拜沦为异装秀
6月12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此前两天,25名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在首府南湖广场祭拜屈原,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内地许多城市近几年掀起了汉服热。在包括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许多声称要弘扬传统文化的人着汉服,行古礼,有模有样,好不热闹。
然而,这种看似寓教于乐的形式,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当首府的汉服爱好者在南湖穿汉服祭拜时,路过的市民还以为是一群外国人在拍电影,可见其间的隔阂。
身着各式汉服虽可以吸引眼球,但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推广,欠缺普及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再华丽的汉服祭拜仪式,终将流俗为一种肤浅的异装秀。
曾有媒体对中小学生,做过关于屈原的问卷调查,许多人不知道屈原为何人,说他是歌手、艺人的大有人在。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曾在2011年对学校80名大四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于《离骚》、《庄子》等古典名著,基本没人读过。
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此间着汉服祭屈原,会对弘扬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仅仅局限于具象的复古,不注意补充新的文化因子,很难使端午节重焕活力。
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创新,特别需要与当下民众鲜活的生活节拍相协调。在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风俗之时,要更着力于打造城市化时代的民间节庆,如果在端午节里仅是去市场买回几袋粽子,看看电视里播放龙舟比赛的消息,或者是穿着汉服玩cosplay(角色扮演),这样的节日,其人文价值何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实屈原努力探索、求新求变的精神,更值得当代人继承和学习。(霍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