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多人问过我,觉得汉服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如果与传统文化的广义概念相比,还真的不能把它摆在多至高无上的位置。文化传承,所传递的精神最重要。如古代隆重的师礼,虽已少再沿用,但尊师重教的观念却成为民族特色,保留至今。由表及里,继承其精神,...
太多人问过我,觉得汉服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如果与传统文化的广义概念相比,还真的不能把它摆在多至高无上的位置。文化传承,所传递的精神最重要。如古代隆重的师礼,虽已少再沿用,但尊师重教的观念却成为民族特色,保留至今。由表及里,继承其精神,才能渐渐使中国不负“礼仪之邦”的美名。其次才是形式,衣服,不过是表现形式之一。
文化即为生活习惯,衣食住行,衣服是最贴近民生的文化载体。相比其他才艺,会穿衣服又是最不需要技术含量的。穿得再好看也多是因为爸妈给的脸蛋,跟自己的努力没什么关系。争论是否是同袍更无聊,一个称号如果比做的事情还重要,那与政治站队也没什么不同。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社团活动,我眼中最理想的状态,不是穿上汉服去做什么,而是做什么的时候,可以穿着汉服。顺序不同,重要性也不同。常见到有关“秀衣党”的争论,其实我的想法是,真的只把它当做一件衣服了,淡化一些色彩,反而更不容易把眼光局限在一件衣服上,也就更容易做到文化上的达于博远了。
我经常会跳出来,以旁观者的态度冷眼看一看现状,顺便反省自己。然后就会觉得,其实很多人根本谈不上复兴者,至多算传统文化爱好者,包括我。我甚至会想,我们是被文化的璀璨所感动,还是被自己的付出所感动?是觉得这项“事业”很伟大,还是觉得在做事的自己很伟大?来问问题的通常年龄不大,年轻人有热血,但也确实有局限性,有些提出的质疑细想都不符逻辑,加之无意识的党同伐异,虽不可避免,却不能否认也是阻力之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入社会,许多分析都是错误的。而这个群体一向缺乏精英阶层的正面引导,这次回国出差,与央视小编见面,虽婉拒个人采访,却相谈甚欢,许多观点完全一致。
我们多希望现在这一批年轻人在未来可以慢慢往上走,也能有更多成熟的,能适应社会体系发展规律的社团。永远是学生水准,是不会有发展前景的,“洁身自好”是不错的处世方式,却不适合推动某样东西的发展。试想没有话语权和社会地位,不仅没有影响力和决策权,别人是不是也会想:这个群体的人难道就这个层次?说这些,并不是说要向社会妥协,而是要先看清它的脉络,才能理智而有效的行事。这一点,在我用权限打压过xx功在海外利用汉服办的宣传某教的活动后,有了深刻的体会。有了话语权和经济独立权,才有了行动自由权。那个时候,不仅会发现,国家发展中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我还是那句话:于国有利,皆可为。领域在哪儿,无所谓。而我们现在执着的,也许不懂是不行的,可只懂这些就更不行了。那时也一定不会再有人来问我家长不同意自己买汉服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了。
私信里倒是有说想靠汉服为自己以后争取点什么的,其实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做这些事也许会得到一点东西,可是,除文娱类外的工作几乎只能拼专业实力,而又有多少人今后不会从事此类工作?甚至抛头露面都不适宜太多的。手里没有文化产业,要这些虚名更是没有实际意义。在国内不会因为你穿汉服好看就能免考公务员;在国外不会因为你穿汉服好看就能进使馆工作;领导不会因你宣传了汉文化而派你出席政治论坛;医学科技会议上别人也不是要听你发表关于传统文化的感言;同去国会商讨中英贸易问题的议员们压根就不知道我和汉服有什么联系。况且,凭专业知识立足的瞧不起“哗众取宠”的,这是骨子里无法消除的优越感,怪不得谁。至于问我“怎样才能进入汉服圈”的,我只想说,不讨论有没有圈的问题,最基本的,宣传一样东西的意义,在于向不了解的人普及,而不是取悦某个“圈子”。
喜欢传统文化的孩子多有清气,甚至傲气。这不是坏事,但是把傲气用在鞭策自己进步上,而不是眼高手低的证明别人不配这么成功,最后结果会完全不同。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别人终究抢不走。话也许不好听,但发自肺腑,大概以后都将不再置喙,却真心希望每个人的未来都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