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之家

汉服爱好者聚集地,文化传播天堂
  • 发表时间:1970-01-01 08:00
  • 作者:
  • 来源:
  • 访问量:
  • 分享到

另类汉服婚礼

另类汉服婚礼

  8月2日是传统的七夕佳节。数十名汉风爱好者身着传统汉族服装,来到沧州文庙,以展示传统汉式婚礼、比拼灵巧手艺、点放荷灯祈福等蕴含传统特色的形式,庆祝这一节日。

  “婚礼者,将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2日上午10时许,一场以《礼记》为祝词的汉式婚礼,在沧州文庙大成殿前正式开始。

  “新郎”头戴金冠、身着红服,缓缓步入婚礼现场。以扇遮面的“新娘”随后入场。不同于现在婚礼中常见的白婚纱、红旗袍,“新娘”的上衣为绿色,裙子为红色,与“新郎”刚好凑成一对“红男绿女”。

  展示古代汉族婚礼

  这对“新人”由生活中的一对真实情侣扮演。“新郎”韩冰和“新娘”张亚芹都是二十岁出头,两人从相识到相恋已有一年时间,都喜爱传统文化,又同是纁夏汉风社的社员。

  婚礼过程中,这对情侣演示了古代汉族婚礼上,新婚夫妇要进行的揖让之礼、沃盥入席(期间,新娘拿掉障面的扇子,两人用铜盆洗手)、同牢之礼(共食一牲之肉、共食五味酱、共食一饭,自此亲结一家)、合卺(即交杯酒,用两半的葫芦作酒杯,寓意新人经此两半合一,共享人生)、结发同心、执手等环节。女孩子进行乞巧竞赛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古时这天,未婚女子还会比赛女红,比赛谁更心灵手巧。在文庙进行的乞巧活动竞赛中,12名身着汉服的年轻女孩分成组,比赛穿针引线、用七色粘土捏制小动物、以彩色丝线编织作品。

  经过比拼,15岁的女孩李兴冉夺得第一,被封为首任“纁夏巧娘”。她的“桂冠”则是一个古铜色的璎珞项圈。

  李兴冉说,在父母熏陶下,她十分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也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点放祈福荷灯

  传说年轻女子只要心灵手巧,就能得到织女的祝福,实现自己的愿望。在参加乞巧竞赛的女孩们看来,送红玫瑰是西方人表达爱情的方式,这在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并不合适。因此,点放荷花形状的许愿灯,更有意义。

  当晚,这些女孩就来到彩虹桥旁,将写有各自心愿的荷灯点燃后,放入河水中。

  七夕节民俗活动很丰富,女孩们在这一天会聚在一起,向织女星祈愿、用凤仙花染指甲、用香草洗发、躲在瓜棚底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情话、逮蜘蛛放在盒子里比赛织网漂亮等。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