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之家

汉服爱好者聚集地,文化传播天堂
  • 发表时间:1970-01-01 08:00
  • 作者:
  • 来源:
  • 访问量:
  • 分享到

摘要: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 是指从三黄五帝时期一直到明朝末年这五千年间,在中原这块土地上,华夏﹙汉﹚民族所习惯穿着的服饰,统称为汉服。她是具有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

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 是指从三黄五帝时期一直到明朝末年这五千年间,在中原这块土地上,华夏﹙汉﹚民族所习惯穿着的服饰,统称为汉服。她是具有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 汉服——汉民族的服装,这个称呼是最初其他民族对汉人传统服饰的称呼。就像胡人的传统服饰称为胡服,而汉人的传统服饰也就相对的称为汉服了。(元朝的服装为蒙古族服饰,清朝服装为满族服饰,这些服装都属於少数民族的服饰,不属於汉服。)

中国自古以来又被称为华夏民族,“华夏”一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神圣的地位。那麽“华夏”二字由何而来呢?《左传》上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由此可见,华夏民族与礼仪之大和服章之美密不可分,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古老的衣冠服饰文化和礼仪制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份。缺少了哪一部份,我们就不能被称为“华夏民族”。渊源流长的汉民族服饰文化璀灿多姿,与其民族属性息息相关。中国也因此被尊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易经系词》上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它的意思是早在黄帝时代,古老华夏的服饰就已经相当有规模了。而且服饰形制取诸乾坤天地,它的内涵非同寻常。中原大地自古被称为“神州”,五千年的历史壮丽辉煌,神迹处处可见。想必这来自乾坤天地的汉服饰文化也属於“神传文化”吧。

一、汉服的起源

据古籍史书中记载,远在三皇五帝时期,先民们以鸟兽毛皮为衣,进而用麻作布。後来黄帝的正妃嫘祖植桑养蚕,教导人民织布做衣。所以,黄帝时代服饰制度日渐形成,夏商之後,冠服制度逐步建立﹔西周时期,周礼制度形成,对衣冠礼制有明确的规定,冠服制度逐渐被归入礼制范畴内,成为表现礼仪文化的方式之一,而汉服至此也日臻完善。

二、汉服的特点

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徵为﹕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又以盘领、直领为其有益补充。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服饰,是最能体现汉民族文化特点的服装。汉服的基本样式有四大类,再仔细分共有九种,在其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等裁剪方式的不同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他与西式服装大不相同,与那些受到汉服影响而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华夏民族独具特色的汉服体系是其它任何服饰所无法比拟的。

上古时期的周朝制定出了一系列完备的冠服制度,这个服制规矩深深的影响了後世三千多年的服装理念。从此以後,无论服装如何千变万化,关键的要素都始终不变。

1.交领右衽

领口左右相交,象征地道方正。所谓右衽就是让左衣领盖住部份右衣领,这样左衣领的边缘看起来就向右下倾斜,衣襟看起来很象一个小写的y字。中国人把身体的左侧视为阳﹔右侧视为阴。阳面在上,阴面在下,阴阳是绝对不能搞颠倒的。穿汉服交领衣,一定要右衽。如果左衽就会被看作异族,或者是阴间的鬼魂。交领右衽是汉服的主要形式,贯穿始终。

交领右衽

2.无扣结缨

结缨即系带。汉服几乎不用扣子,更不用拉链、按扣等等。几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系扎,一内一外就牢牢的固定了衣襟,同时还有利于腹部的保暖。

无扣结缨

3.褒衣大袖

褒衣大袖即宽袍大袖。其中袖子的宽窄长短就很有讲究,一般汉服的袖长为“回肘过腕”。即裁剪时要留出胳膊能回过弯的余地,这样胳膊弯曲时袖子长度不受影响。当着装者曲臂时,这种大袖就会形成优美的流线。或于人的举手投足之间,或于临风屹立之时,宽博的衣袖便为人增添了古朴和谐,潇洒飘逸的风韵。

褒衣大袖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