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起,中国湿地博物馆新年有场“华夏有衣·襟带天下——汉服文化展”,集结了杭城史上最全的汉服款式和饰品孤品,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明,几乎各个时代的服装都有;除了实物以外,湿地博物馆从1楼到3楼的长廊上还放置了100张图片,介绍汉服、古代文化活动小知识,以及现代汉服推广普及的状况。
这场展出是一场华夏服装的科普展,“汉服不是汉代人穿的服装,汉服是汉民族的服装,是具有明显汉文化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称。”湿地博物馆研究部的副主任、此次展出的策展人蔡琰表示,“这次展出从2017年初开始策划,参展的26套全套服装,单品有上百件,浙江的24位汉服文化推广者免费借出了展出的所有展品。”
这场展览重点可以看什么?
第一,看看美美的服装到底叫什么,属于哪个时代。
汉服种类繁多,各个朝代的汉服特征都有所不同。相比我们现在说的“T恤、卫衣”,汉服的名字格外美,比如襦裙、襕衫、曲裾、大氅、诃子、曳撒……光看名字,不仅想象不出各种服装到底是什么样子,也猜不出是男士还是女士的、究竟是什么朝代的衣服?而在这场展出中,不仅能看到高仿实物,还能把这些服装的搭配看个齐全,哪种上衣该配哪种下裳?
比如最近很火的《妖猫传》中,超高还原度的仕女图,就是身着诃子裙和大袖衫。但是在不少影视剧中,服装的朝代都有乱穿越的现象,在这里爱看古装电视剧的姑娘们,也可以恶补一下正统的服装常识,如果下次在唐朝的电视剧里,看到了明朝才有的马面裙,大家都可以到影评里吐槽一下导演服装的不专业。
每一套汉服从内搭到外穿,都有固定的讲究,想要玩“混搭”,很容易就闹笑话。比如我们常说的“衣裳”二字,就来源于汉服中的“上衣下裳制”,是汉服最基本、最原始、最有代表性的制式。
第二,可以学服饰背后的文化。
服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很多文化流传其实和服装有关。比如,纨绔子弟,“纨绔”到底是种什么样的裤子?在影视作品中,常常看到帝王诸侯戴着的冕旒冠,前面垂下的遮挡视线的旒,和挡住耳朵的充耳,有什么具体的说法?
衣冠禽兽这个词,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巾帼不让须眉,这个词大家都知道,但是代指女性的“巾帼”到底是种什么样子的女性饰品?
这些有趣味的服装小知识,都可以在展览里找到答案。
第三,这些展品大家要仔细看看。
展品中有三件服装是来自杭州一家汉服工作室,都是仿制了三星马王堆的女士汉服。还有一套男女结婚时候穿的礼服,也推荐大家看一看。不少参观者看到这套衣服,就兴奋地表示:“我以后结婚就要穿这样的礼服。”仔细看看古人结婚的礼服并不是一味的纯红色,反而红男绿女,颜色也很丰富。
展览中还有不少发型与配饰介绍,有不少是手工匠人专门为这场展览定制的孤品。
黄莺 俞静漪 文/摄 钱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