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两种主流妆容之外,唐朝还曾经有一种特别前卫的时世妆曾流行过。由于时世妆的传世图片极少,我们大约只能从白居易的《时世妆》一诗了解一二,他说时世妆“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可以想见,时世妆大约有点哥特风,现在看起来可能会画得乱七八糟。但从时世妆的名字本身就能看出,当时这种妆是当时时髦的妆容,如果谁家的姑娘不这样化妆,即使再漂亮都有嫁不出去的危险。
原标题:画上唐妆吃不消
可以想见,时世妆大约有点哥特风,现在看起来可能会画得乱七八糟。但从时世妆的名字本身就能看出,这种妆是当时时髦的妆容,如果谁家的姑娘不这样化妆,即使再漂亮都有嫁不出去的危险。
总是有胖姑娘一边吃着炸鸡一边愤愤不平:姐这身材在唐朝肯定炙手可热,公子王孙谁不想上来摸两把?而实际情况也是,杨贵妃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超过六十公斤。但别以为是个肉墩子在唐朝就能当美女了,首先你得会化妆,把自己捯饬的符合唐朝的审美标准才行。
根据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资料来看,唐朝美女在参加party 一类的正式场合时,总会分七步骤化妆,具体顺序大约是:敷铅粉(打底)、抹胭脂(红脸蛋儿)、画黛眉(蜡笔小新)、贴花钿(眉间的彩色logo)、点面厣(嘴角两边的性感“美人痣”)、描斜红(太阳穴附近的图案)、涂唇脂(日本艺伎那种比嘴唇窄很多的口红)。好吧,这样捯饬完毕,怕是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但是这些妆容可不是随便化化就拉倒的,每个都有讲究。
就拿斜红妆来说,其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流行于初唐时。据张泌《妆楼记》记载,斜红妆起初是魏文帝宫女脸被水晶屏风划破形成的伤痕,但因为伤处如晓霞将散,宫女们就用胭脂模仿化成了妆容,自此流行,故斜红妆又叫晓霞妆。由于是仿效伤痕而成,斜红妆像血痕一般艳丽,又由于其位于脸的侧面和正面,这样就能从色彩和造型上让女性的脸立体起来,这与现代的化妆技巧不谋而合。
还记得古装片中美女眉间的额头上会有一抹红色的装饰吗?86版《西游记》中红孩儿的额头上那种即是。什么?红孩儿不是女的?嗯,好吧,就是那么个意思,直观了解一下。事实上,眉间的这一抹红色绝大部分情形是贴上去的。这个就是花钿妆了,也叫落梅妆。我国古代的花钿有两种形制,一种属于头饰,一种属于面饰。花钿妆的花钿就属于面饰,因此各种形状的花钿都有。落梅妆始于南北朝,据传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在梅树下睡觉,微风将一瓣梅花吹落贴敷于额头之上,三日不落,香气袭人。自此宫女纷纷效法,将五色绸缎或金银箔片修剪成梅花形贴于额部,称为落梅妆。落梅妆发展到唐代,花钿从简单到复杂,呈现出多彩多样的特点,目前发现的花钿类型就多达几十种。
除了上述两种主流妆容之外,唐朝还曾经有一种特别前卫的时世妆曾流行过。由于时世妆的传世图片极少,我们大约只能从白居易的《时世妆》一诗了解一二,他说时世妆“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可以想见,时世妆大约有点哥特风,现在看起来可能会画得乱七八糟。但从时世妆的名字本身就能看出,当时这种妆是当时时髦的妆容,如果谁家的姑娘不这样化妆,即使再漂亮都有嫁不出去的危险。
好吧,说了这么多的意思是,唐朝的审美真是太超前啦,一千年后的人们仍然看不太明白,也不觉得怎么美。如果各位美女穿越回唐朝,除了吃成胖子之外,记得还得在脸上糟蹋自己一番,让人看不出美丑来才是最好的。